三九冷,三伏热,一年中最冷的时间点是三九天,一年中最热的时间点是三伏天。虽然现在还没有进入夏天,但是中国很多地方都有30℃以上的高温,人们已经觉得很热,但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还没有到来,那么今年什么时候会下降呢?三伏天持续多久?
2023年什么时候入伏?三伏天持续几天?
夏天有三伏,分别是初伏、中伏和末伏。这是中国一年中气温最大、潮湿、寒冷、炎热的时间点。入伏后,代表着中国各地的高温方式。
初伏和末伏的持续时间保持不变,均为10天,而中伏的持续时间不同,要么是10天,要么是20天,所以整个三伏天要么是30天,要么是40天。假如夏至到初秋之间有4个庚日,那么中伏就是10天;假如夏至到初秋之间有5个庚日,那么中伏就是20天。
三伏阶段与生肖纪日密切相关,俗话说夏至三庚便数伏、秋后一庚数末伏是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而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进入末伏。
那么什么是庚日呢?所谓庚日,就是指生肖中有庚字的日子,比如庚子日。在中国古代,干支历被用来记录年序、月序、日序和时序,即干支年、生肖年、生肖年和生肖年。这里的庚日是生肖年的一部分。
十二生肖纪日由10个天干(A、B、C、丁、戊、己、庚、辛、仁、桂)和12个地支(子、丑、寅、毛、陈、陈、思、午、未、申、酉、徐、亥)组成。如果今天是甲子日,那么明天是乙丑日,后天是丙寅日,从甲子日到下一个甲子日必须是60天。
因为天干是10个,所以每10天就有6个庚日,分别是庚午日、庚辰日、庚寅日、庚子日、庚旭日、庚申日。
2023年夏至是6月21日,恰恰是庚旭日,所以这是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之后每隔10天就是庚日。7月1日,夏至后的第二个庚日是庚申日;7月11日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庚午日,所以7月11日是入伏时间。因为初伏时间是10天,所以7月11日~7月20日是初伏。
今年的初秋是8月8日,这一天是戊戌变法日,8月9日是自己海日,8月10日是庚子日,因为初秋后的第一个庚子日是末伏的开始时间,末伏也是10天,所以8月10日~8月19日是末伏。
中伏的时间在初伏和末伏之间,也就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的开始时间,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一直持续到初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今年秋初后的第四个庚日是7月21日,7月21日至8月9日。今年中伏共20天,整个三伏天40天,是加长版的三伏天。
7月31日,今年夏至后的第五个庚日是庚寅日;今年夏至后的第六个庚日是8月10日,因为夏至(6月21日)和立秋(8月8日)之间有五个庚日,你也可以知道今年中伏有20天。
三伏天时刻表2023年: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2023年7月21日中伏:~2023年8月9日,共20天;
2023年8月10日末伏:~总共10天,2023年8月19日。
从7月11日到8月19日,今年的三伏天持续了40天。
由于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每年出现的时间基本不同,三伏天的开始时间几乎不同。同时,庚日的早晚会影响中伏的长度。一般来说,每年的三伏天大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即夏季和夏季之间。
夏至过后,虽然白天的时间在慢慢减少,但白天的时间仍然超过夜晚,道路仍然吸收比释放更多的热量,地面的热量也会积累和沉淀,到三伏天道路积累更大的热量;此外,三伏天吹东南风,东南风温暖潮湿寒冷,这也是三伏天炎热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点,每年的时间不固定。今年的时间是7月11日,8月19日,整个三伏天有40天。我们应该为降温做好准备。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