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在北京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8岁。李大钊是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也是***主要创始人。他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1920年3月14日,蔣夢麟、蔡元培、胡適與、李大钊(从左至右)在北京西山臥佛寺合影。
北京大学 李大钊雕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早年曾在私塾学习,1907年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1913年,李大钊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在这一阶段李大钊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也曾参加反袁世凯运动。
1916年5月李大钊离开日本回到中国,在北京创办《晨钟报》,任总编辑,后任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同时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十月社会主义***后,李大钊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著名论文,创办《每周评论》,积极领导五四运动。
这是他以李守常为名的书法
1920年,在北京组织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负责北方区党的工作。中共二至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期间,在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改组***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1924年,代表***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斗争。1927年4月6日被军阀张作霖逮捕,后杀害。
李大钊为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者的光辉典范。他曾说,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
1918年1月,李大钊进入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过二年,又受聘担任北京大学教授。
当时他每月工资为120块银元。加上兼任其他大学教授、稿酬,他的收入水平是很高的。但他,把自己收入的大部分用作党的活动经费。
他冬天不穿棉袄,饮食十分简单。当同学们劝他注意营养时,他语重心长地说:美味佳肴人皆追求,我何尝不企享用,时下国难当头,人民食不果腹,怎能只图个人享受,不思劳苦大众的疾苦呢?
1927年初,隐蔽在张作霖大帅府里的中共地下党支部得悉,张作霖已下令逮捕李大钊。
然而,李大钊却态度坚决地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假如我走了,北京的工作留给谁做?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是怎样的重要,哪里能离开呢?终其一生,他坚定不移地捍卫和实践自己的信仰,真正做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赠送给朋友的这副对联,恰是他一生的写照。继领导辛亥***的孙中山之后,李大钊是从河北走出的另一位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人物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