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免费景点大全之广州起义烈士陵园_广州免费景点大全之黄埔军

星座

十二星座的月份表-星座运势查询每日更新:

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手里头的钱也越来越多了。于是人们就有了出去旅行的想法,而我们大家都知道出去旅游是需要一定花费的,有时候付费的景点还没有免费的景点好玩,本期城市文化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广州的免费景点大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92号,占地18万平方米,是解放后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陵园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陵园主体有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形的封土。现有景点和游乐场所16处,集纪念、科普于一园。墓道两旁有20个大花坛,四季鲜花不断;墓上密铺青草,四周松柏常青;陵园东部有中朝人民血谊亭和中苏人民血谊亭。园中人工湖还有湖心纪念亭,横匾上书 “血祭轩辕”,为董必武所题。

2016年12月,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建设历史

1927年12月11日,由***广东省委***张太雷领导的广州起义,经过了3天英勇战斗后失败了。敌人在广州屠杀了起义军民5700余人,部分烈士遗骸丛葬于红花岗。建国后,广州市政府在当年烈士牺牲的红花岗兴建了这座富有民族风格的烈士陵园。1957年正式对外开放。陵园总面积18万平方米,分陵区和园区两部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大门石壁上刻周总理题写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气魄雄伟。

1962年7月,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被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6年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列为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全国红色之旅百个经典旅游景区之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被市委、市政府、市精神文明办评为广州市“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主要景点

陵区有正门门楼、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广州公社烈士墓、叶剑英元帅墓、英雄广场等。正门门座是以白花岗石为基础,汉白玉石上配以橙红色的琉璃瓦顶,双阙正面石壁镌刻着周恩来手书“广州起义烈士陵园”8个大字。陵墓大道宽阔笔直,两旁苍松翠柏,其间20个花坛红花吐艳,庄严肃穆。墓道的北端是广州起义纪念碑,其造型别具一格,寓意深刻。纪念碑正面镌刻着邓小平手书的漆金碑名,碑四周刻有广州起义战斗场面的浮雕。

园区的“血祭轩辕亭”、“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人工湖、拱桥散落在绿树红花之中,晨观旭日于烈士墓包处喷薄而出,瑰丽非常,因而“红陵旭日”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1986年又被广州市政府评为“广州市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手里头的钱也越来越多了。于是人们就有了出去旅行的想法,而我们大家都知道出去旅游是需要一定花费的,有时候付费的景点还没有免费的景点好玩,本期城市文化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广州的免费景点大全,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学校。从狭义上讲,黄埔军校应是1924年~1930年***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陆军军官学校”;而广义上讲,即是1924年以后,中国***及***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训练军官,是***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1924年***建校时期名称为“中国***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名扩大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9年改名“国民***军黄埔军官学校”,1931年南京***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到1946年末改名“***陆军军官学校”。1950年10月台湾当局在台湾高雄凤山区复建“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

黄埔军校的辉煌历程

1921年(辛酉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军”的建议。

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和“中国***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其中,“中国***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简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训练军官,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创建***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军,诸位就是将来***军的骨干。创立了***军,我们的***才能成功。”

1924年1月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决议建立军官学校选址于广州黄埔。关于校长人选,最初决定为程潜,而以蒋介石、李济深为副校长。但是蒋介石不愿在程潜之下,于是跑到上海消极对抗。并派张静江找孙中山说情,孙中山才在5月3日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在此过程中,蒋介石曾辞去军校筹备委员长一职。

1924年5月,从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录学生350名,备取120名。5月5日开始入学。6月16日,举行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

1929年9月10日,在南京,蒋介石以***名义,改学校名为“国民***军黄埔军官学校”,并陆续成立潮州、洛阳、湖南、湖北、江西、广州、成都、昆明、南宁、西安、新疆等多所分校。

1947年,孙立人在台湾奉命训练新军,决定在高雄凤山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直属成都本校,这便是通常所说的第十分校。

1949年12月,蒋介石下令将台湾籍学生和***高官政要的子弟200余人空运到台湾。当月***占领成都,学校停办。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学校停办,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若包括台湾的凤山陆军军官学校至今已七十八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而昔日的黄埔军校旧址于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埔军校机构设置

军校由六个部门组成,政治、教育、训练、管理、医学和补给。军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宪兵、政治等科。

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手里头的钱也越来越多了。于是人们就有了出去旅行的想法,而我们大家都知道出去旅游是需要一定花费的,有时候付费的景点还没有免费的景点好玩,本期城市文化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广州的免费景点大全,荔枝湾。

荔枝湾,荔枝涌,全名荔枝湾涌,是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一处著名景区。荔枝湾有新旧之分。旧者位于荔湾路驷马涌彩虹桥附近,是荔枝湾故址。新荔枝湾指位于龙津路到多宝路一带,即泮塘周围的(上、下)西关涌,从清末起被称为新荔枝湾。如今的“荔枝湾”,多指后者。

荔枝湾的起源、兴起与繁盛

历史上的荔枝湾,在驷马涌南的周门村,和象岗西面的芝兰湖(现广州市流花湖一带)相通,西至西场后注入珠江,“广袤三十余里”,是广州市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周门至今仍有荔溪(30年代称荔湾)东、西、南三约这三处地名,包绕成湾状,与《岭海名胜记》“城西七里的记载相符。周门的荔枝湾故道,实有长久历史,荔湾区、荔湾路因之得名。

荔枝湾的历史可追溯到广州建城之初的2200多年以前。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陆贾来广州向赵佗劝降,当时陆贾在今天的西村为驻地,筑泥城,并在河边种植花、藕和荔枝,开始经营这一名胜,“荔枝湾”因此得名。

南越国时,赵佗在今西华路彩虹桥附近建越华馆(又称江浒楼)款待和迎送陆贾。唐代张九龄诗《与王六履广州津亭晓望》,其《送广州周判官》诗有“海郡雄蛮落,津亭壮越台”句,津亭即指越华馆。

在唐代,建有园林名胜“荔园”。南汉时,在泮塘建有华林园;又在今中山八路周门一带建有皇家园林昌华苑、显德园;在城北芝兰湖畔建有芳华苑、芳春园,“飞桥跨沼,桃花夹水一二里,林木夹杂如画”。每当荔熟之时,皇帝刘鋹与宠妃臣子在御苑中赏荔游玩。

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手里头的钱也越来越多了。于是人们就有了出去旅行的想法,而我们大家都知道出去旅游是需要一定花费的,有时候付费的景点还没有免费的景点好玩,本期城市文化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广州的免费景点大全,天河公园。

广州天河公园,是广州市区属综合性公园,位于广州天河区员村,西靠天府路,南连黄埔大道,北接中山大道,来往交通十分便利。公园总面积为70.7公顷,水体面积占10公顷。天河公园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要特色,公园规划为五个功能区:百花园景区、文体娱乐区、老人活动区、森林休憩区、后勤管理区。

天河公园的历史沿革

天河公园的前身最早是石牌林场。民国十七年(1928年)12月5日,当时的广州市政府召开了第176次行政会议,决定在地处广州与黄埔之间的中心地带员村开办广州市政府林场,又名石牌林场,占地174公顷。

解放后,由广州市建委园林处负责石牌林场的育苗造林工作。绿化造林工作完成后,1957年把石牌林场改建为森林公园,1960年改名为东郊公园。

根据《关于加快城区工作改革的若干决定》(广州市政府穗府〔1985〕44号文)中有关“园林绿化实行市、区分级管理”的原则和《关于请求市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问题的批复》(穗府办〔1992〕192号文),东郊公园于1994年12月27日移交天河区政府管理。

1996年,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委托广州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对东郊公园进行了详细的总体规划。1996年对公园进行了完善的总体规划后,拆除了天河公园周边10多万平方米商铺及其他经营性临时建筑,“拆墙透绿”,“拆店复绿”,铺草植树,还绿于民,把公园围墙全部改建为通透式围墙。

1997年1月1日起正式命名为天河公园。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了公园南、北大门、中轴广场、百花园景区、奇石馆等的首期建设工程。

1998年到1999年,又投入了4000多万元,完成了公园西门、新塘湖堤、天府路沿线林相改造等工程,在园内复建了在国际园林博览会上获得多项大奖的“粤晖园”、“粤秀园”等园林精品。经过多年建设和改造,公园面貌一新,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态环境大大改善。

2000年以后,因建设后公园养护面积大增,为解决公园经费问题,由区园林办每年拨给公园200万元作为公园30万平方米草地的专项养护费。

2001年下半年,公园开始尝试社会化管理,把卫生等部分项目向社会专业公司承包,同时裁减农民工,把农民工从原来的200多人裁减到几十人。

天河公园的游乐设备

园内设有配套的游乐项目,有休闲游艇、开心碰碰车、欢乐碰碰船、刺激的赛车、松林飞鼠、森林狩猎、游泳池、网球场、羽毛球场、海狮表演馆、儿童乐园以及具有教育意义的科普项目魔法森林、哈尔滨雪冰雕展等。

评论留言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