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故事:苗族关于龙的传说_民族故事之一,苗族蝴蝶妈妈的故事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的月份表-星座运势查询每日更新:

龙对于中华各个民族来说,都是一种权利和身份高上的象征。尤其是在汉族,龙是权利最高的代表。因此在古代人们习惯把皇帝的位置称为龙椅,把皇帝的衣服称为龙袍,而把皇帝日常的喜怒哀乐成为龙颜,而苗族文化中,对于龙的尊重并不亚于汉族。而且还有一个很美的传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苗族文化吧!

苗族,作为中华56个民族中的一员,对龙的崇拜并不亚于汉族,苗族人民对龙有着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苗疆腹地的台江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旱灾。河水断流了,水井干涸了,田土绝收了,山上的树木全死了,很多人因为没水可喝也相继死去。为了找水,为了拯救这些无助的村民和这片干涸的土地,人们四处找水。虽然,历尽了千难万苦,但天照样干,地照样渴,人们照样没有水喝……

村子里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母亲70多岁了,虽已白发苍苍,却心地善良;儿子20出头,为人正直勤劳勇敢,但还未谈婚论嫁。儿子很孝敬母亲,母亲也十分疼爱儿子。看见人们焦急地四处找水,母亲便对儿子说:“儿子,你也出去找水吧。”儿子说:“我去找水,谁来照顾你啊,要知道找水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母亲说:“为了找到水,为了让乡亲们得救,你应该出去找水,只要找到水,我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在母亲的极力劝说下,儿子含着热泪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母亲,踏上了找水的艰难路程。他不畏山高路陡,不顾杂草丛生和荆棘满地,找啊找。几天过去了,尽管他精疲力竭仍然一无所获。有一天,他来到了一座险峻的山峰,刚坐下来稍稍休息。

忽然,他看见不远的一处悬崖峭壁下有一丛十分茂盛的青草。他想,天这么旱,山上的草木几乎枯死了,为什么这草如此的茂盛?他断定这里一定有水源。于是他艰难地爬了过去,用力把那蓬草拔了出来。顿时,奇迹出现了。一股清泉喷涌而出,并且越流越涌。泉水流过了山岗,流过了田野,流进了村民的心田。

村民们得救了,大片干涸的土地又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原来,这股清泉是龙潭的泉眼,龙王就盘踞在这崇山峻岭之中。因为这位年轻人把龙潭的水给放了,因而得罪了龙王,龙王要惩罚他,要他变成一条永远臣服于龙王的龙。于是,这个年轻人回到家后,昼夜不思油盐,只想喝水,并且水量惊人。

他年迈的母亲每天为他端水,开始用小碗、大碗,后来用小桶、大桶;再后来,干脆扶着他来到村边的井口,小井喝干了喝大井,大井喝干了就来到了清水江边。就这样,他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地喝水。一个漆黑的夜晚,瓢泼的大雨下过不停,一声炸雷过后,这位年轻人突然变成一条青龙跃向了江心……

这位年轻人走了,他的母亲很伤心,她哭啊哭,哭肿了双眼。因为她的儿子是为大家而死的,因此大家都来照顾她,让她度过晚年,为她养老送终。同时,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年轻人自发地来到江边为他磕头烧香、感激他的大恩大德。据说,现在台江的施洞、老屯一带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五日的“龙舟节”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年轻人。

由此看来,苗族人民对龙的崇拜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对苗族来说,龙除了具有一种至高无上的神的力量以外,还是一种精神源泉,一种图腾和信仰,更是一种喜庆和吉祥。虽然,苗族没有像汉族那样,把龙当成统治阶级的最高统治者,但同样把它当成崇拜的偶像。

关于这点,从苗族青年游方对歌的歌谣中可以得到印证:“回家了阿妹,明晚来相会,莫要等你像条龙,等得人心乱哄哄”、“等你等得好心焦,好像等得龙一条……”等就足以证明,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的确,台江当地的苗族,对龙是相当崇拜的,除了农历五月二十五的“龙舟节”以外,还有台拱一带正月元宵的“玩龙灯”以及遍及台江的“接龙”习俗和老人死后安埋要选“龙脉”等无不充满着对龙的图腾与崇拜。

总之,龙是苗族人民心目中圣洁的“神”。我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说,苗族关于龙的传说,关于龙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喜爱佩戴银饰品,而银饰品上有各种各样的图腾。苗族对于图腾的崇拜源于蝴蝶妈妈。认为这是蝴蝶妈妈的孵化出的蛋。蝴蝶妈妈是什么?又跟苗族有什么关系呢?本期的民族故事带你看看苗族蝴蝶妈妈的故事。

苗族的图腾崇拜,是银饰的重要造型。苗族图腾即与苗族有血缘关系的几种图像。在苗族古歌中,传唱是枫木生出了蝴蝶妈妈(即妹榜妹略),蝴蝶妈妈生下了十二个蛋,孵化出苗族的祖先姜央等十二兄弟。

苗族认为,除天地外,枫树是祖先之祖,枫树也当然地在银饰上有所表现。蝴蝶的纹样造型在银围帕、发簪、银梳、耳环、衣帽饰、项圈、压领、银衣片、背带、腰链、吊饰、手镯、戒指、烟盒、围腰银牌等几乎所有的银饰上都能看到,因为蝴蝶妈妈是传说中苗族的母亲。

馆中所藏的苗族绣片与服装中,很多都可以发现蝴蝶的踪影,其中的蝶文衣最美丽。有个绣片上绣的花蝶纹很特别,它将蝶与花两种不同形态的生物,融合到了一起,叫人分不清究竟是蝶还是花。

苗族“吃牯脏”的由来,被记录在“苗族古歌”里,这古歌包含着本民族的创世歌。歌词叙说枫树是万物的生命树,这生命树在上古被女神妞香砍倒后,树根变成泥鳅,树干变成铜鼓,树枝变做猫头鹰,树叶变为燕子,树梢变做鹊鸽,树心里生出了蝴蝶,蝴蝶生下12个蛋,蝴蝶成为12个蛋的妈妈。

蝴蝶妈妈亲自孵蛋,孵了3年孵出了11个患,包括雷公、鬼神、龙蛇、虎豹、豺狼、拥耶(最早的男人)、妮耶(最早的女人)等神、鬼、人、兽。

其中有一个蛋3年过去了还是依然故我,仍是一个蛋,始终孵不出来。蝴蝶妈妈只好请暴风帮忙。暴风把最后这蛋刮下山岩,碰破了蛋壳,钻出一头小牛。小牛出生后怨恨蝴蝶妈妈没有亲自孵下它,长大记恨不认娘,气死亲娘蝴蝶妈妈。

拥耶、妮耶用牛耕地种田,但就是从未有过好收成。鬼神告诉拥耶、妮耶:因为大牯牛不认亲娘,气死了蝴蝶妈妈,蝴蝶妈妈才不叫牛耕地的田园,长出好庄稼。只有把大牯牛当牺牲,祭祖蝴蝶妈妈,才能求得庄稼的丰收。拥耶、妮拥宰牛祭拜蝴蝶妈妈,立刻迎来大丰收。这就是杀牛祭祖“吃枯脏”由来的传说。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蝴蝶对于苗族的意义有多大。蝴蝶妈妈的神话故事对苗族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曾流传出神秘的蝴蝶舞还有枫木崇拜斗牛等的习俗,这些习俗都与“蝴蝶妈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正恶存在于世上,这样的对立面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在生活中有着好人,那么也会有着与之对立的坏人。苗族的除恶节便是一个为除恶建立的特殊节日。

那么,本期民族故事了解除恶节的传说由来。

还想了解》》苗族蝴蝶妈妈的故事

传说,从前有个魔王,长得非常高大,力气也很吓人,最可恶的是他专门偷吃人们的牛马,害得人们有田无牛耕,有货无马驮。个个都在咒骂:“要是有人杀掉这个恶魔就好啦。”正在人们期盼的时候,有个小姑娘,名叫阿妮,她说:“我能除掉恶魔。”

人们听了,都很惊奇:“你这么小,怎么杀得掉恶魔?”阿妮说:“你们找到十箩筐的破锅铁,请到最高明的炼铁匠,我就有法子除掉恶魔。”

人们听了,都非常高兴,马上找到这些东西。阿妮立即叫炼铁匠把破锅铸成三种铁球,一个有囤箩那么大,一个有水缸那么大,一个有鼎罐那么大。阿妮又叫大家编了一双象渡船那么大的草鞋,摆在大铁球上。最后,她把一头牛拉到草鞋旁边吃草。

一天,恶魔看到了牛,好不高兴,马上跑过去,想把牛吃掉。谁知,来到近处一看,发现三个铁球整整齐齐地放在地上,有看见地上坐着一个小姑娘,就大声问道:“这是哪个人的铁球?”

阿妮答道:“是我爸爸的。”

“你爸爸打铁球干什么?”

“打来玩嘛!”

“你爸爸能玩这些东西?”

阿妮指着草鞋说:“你看这是什么?你说我爸爸的力气大不大?他能不能玩这些铁球?”

恶魔又问:“你爸爸怎么玩这些铁球?”

阿妮说:“我爸爸玩这些铁球,就象那鸡蛋鸭蛋一样容易。他把小铁球抛到天上落下来,脚拇指一顶就顶住了;他把中铁球抛到天上,用膝盖一顶就顶住了;他把大铁球抛到天上,用脑壳一顶就顶住了。你能办到吗?”

恶魔不服气的说:“你爸爸有什么了不起?看我的。”接着他就按照阿妮说的那样,把小铁球抛上天,用脚拇指顶,可惜没顶住,反而被砸出了血。阿妮笑着说:“哈哈,你没接住。”恶魔不服气,又把中铁球抛上天,用膝盖去顶,没有顶住,膝盖掉了一块骨头。阿妮笑着说:“哈哈,你的膝盖受伤了。”

这时,恶魔气得说不出话来,又抓起最大的铁球往上一抛,只有树那么高就落下来了,他急忙用脑壳去顶,哪知,啪一声,他的脑壳开了花。

人们看见恶魔死了,一齐跑出来围住阿妮,夸她是个勇敢的姑娘。这天正是农历七月十三,为了纪念这个小姑娘的聪明勇敢,就把这一天定为“除恶节”。

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且大多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特征。去一个少数民族你能够感受到从未见过的风俗人情,在苗族这样能歌善舞的民族连乐器都有着独特传说。

那么,本期了解铜鼓的民族故事。

还想了解》》满族的历史故事

苗族祖先开始只有木鼓,也叫皮鼓。铜鼓呢,是天上传下来的。一提到铜鼓,人们都知道只有老仙婆务侯乜才有。据说,她参加开天辟地立了功,天王特地赠给她这珍贵礼物,叫她带回人间,与大家共欢乐。

这铜鼓,花纹细致,敲起来,山谷震动。人听了,心激荡;鸟听了,要

评论留言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