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泰卦卦辞解析
泰:小往大来,吉亨。
辞意:泰,阴往阳来,吉祥亨通。《泰》是十二消息卦之一,代表阴阳交接的正月。阳大阴小,阳富阴乏,阳实阴虚,阳诚阴疑,阳升阴降,阳息阴消,阳有阴无,阴动阴静,阳君子阴小人,爻上推谓往,爻下移谓来,易之凡例。《泰》不系元吉、元亨,而言吉亨,是因为《泰》卦六爻通泰的程度各有不同,言吉亨则是大小通泰尽包其中。阴阳交通是大易生生之德的体现,是天地万物保合太和的最佳状态,也是管理社会和经营人生所要追求的理想范式。
【序卦】:“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夫子发明泰为交通之义。
【传卦】:“否泰反其类也。”《泰》三阳爻“拔茅茹以其汇”,三阴爻“翩翩不富以其邻”;《否》三阴爻“拔茅茹以其汇”,三阳爻“有命无咎畴离祉”。三阳三阴不乱其群,各返其类,故言“反其类”。反者,返也。
【卦变】:三阳消阴,《临》变《泰》,二五爻皆为卦主。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据卦象释卦名和卦辞。天地交泰,万物亨通。
【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据卦体释卦名和卦辞。五二爻上下相应,君臣心志交通。
【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据两体阴阳之象与乾坤健顺之德释卦辞。乾纯阳,坤纯阴。乾德健,坤德顺。
【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将阴阳消长之象引申至社会人事,据人道释吉亨之义理。阳为君子,阴为小人。
周易泰卦详解-图解易经地天泰卦
02泰卦象辞解析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辞意:君王法天地交泰之象,遵循天地生成的法则创建典章制度,效法天地运行的正义推施典章制度,来治理天下。《易传》的人物称谓包括大人、先王、后、君子、小人,其取义不同。大人是指圣人,即与天地合德的君王,如离《象传》“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先王是指已故君王。后是指远古通过禅让继位的君王,如尧、舜、禹。《说文》曰:“后,继君体也。”《白虎通义》曰:“以揖让受于君,故称后。”君子取义最广,包括公卿、大夫、元士及不事王侯的贤人隐士。小人是指没有官职的庶民,或道德低下、行为卑劣的有位之人。财,同裁,裁制。宜,同义。左右,治理。兑为刀,震为动,坤为布,乾为衣,剪动裁布成衣之象。后天八卦图,震居左,兑居右,震仁兑义,左生右杀,左右引申为治理。乾为君王,震兑为治理,坤为民众,君王治理民众之象,故言“以左右民”。
03泰卦爻辞解析
1、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辞意:茅草上长,根系牵连着同类一起上出,征进吉祥。茅,一种依靠根系滋生的菅草,根系在地里蔓延得又多又长,生长时成片成丛。茹,是指茅草的根。汇,类。茅取象巽,巽的一阴为根,两阳为茎叶。互兑为反巽,阴在上为根,三阴三连,众根同出,圣人观《地泽临》的互象,系“拔茅,茹以其汇”之辞。阳主动,初四相应,故系“征吉”之断辞。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初四相应,故言“志在外”。
2、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辞意:包容广大,徒步过河,不因遥远而有所遗失。不偏不党,崇尚中正之行。包,包容,取象坤为布。荒,广大,取象乾坤,乾大坤广。观乾坤广大之象,系“包荒”之辞。冯河,徒步过河,取象,震为足,兑为泽,足在河中。观震兑互象,系“用冯河”之辞。不遐遗,恩德普施之义。朋亡,不结朋党,兑为月,兑上一阴象二,二月为朋,坤为无,无朋党。观坤兑之互象,系辞“朋亡”之辞。九二中而不正,上有六五相应,必升至九五全其中正,故系“得尚于中行”之辞。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以光大,因为广大。
3、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辞意:没有只平不斜,没有只往不复。艰难固守没有咎害,不用担心他的诚信,饮食方面将有口福。陂,倾斜不平。恤,忧虑。九三处天地相接之极,识阴阳消长之几,艰难固守正道方得无咎,故言“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九三有居安思危,见微知著之义。九在与上六阴阳相应,故言“勿恤其孚”。乾为福,兑为食,坤为众,故言“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4、九三居乾卦之极,应坤卦之穷,穷则生变,故言“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辞意:翩翩往来,与邻居共同贫乏,互不戒备,心中充满孚信。翩翩,群飞向下的样子,三阴皆下求与阳比,故系“翩翩”之辞。阳常饶而阴常乏,坤为群阴,故系“翩翩不富以其邻”之辞。阳常实而阴常疑,《泰》卦三阴三阳,阴阳势均力敌,本应相疑相战,然阴阳正应,不怀反信,故系“不戒以孚”之辞。初九“拔茅茹以其汇”,三阳皆本乎于天,必同升以亲上。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三阴皆本于地,必共降以亲下。正如系辞言:“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坤为群阴,故言“皆失实”。顺应阳爻上推是六四的心愿,故言“中心愿”。
5、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辞意:帝乙嫁妹妹,因此得福祉,大吉。六五爻讲的是商纣王的父亲帝乙将妹妹下嫁给周文王的父亲王季这一历史事件。六五居尊位,下应九二,阴系于阳,有王室之女下嫁之象。又见中四互《归妹》,故系“帝乙归妹”之辞。六五与九二君臣相应,上下交而其志通,故断之曰“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六五爻下伏离象,离伏六二为正位,故六五必欲降至二位,以全中正,故言“中以行愿”。
6、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辞意:城墙倾倒在护城河里,不要用兵,从城邑传来告急的消息,固守则困穷。取土垒城,挖地成河,城复于隍是比喻,说明治久必乱,物极必反之义理,故系“城复于隍”之辞。往极必复,泰极必否,此乃天道使然,此时用兵,于事无补,只会荼毒生灵,故系“勿用师”之辞,以存顺天命之理。坤为邑,震为声,故系“自邑告命”之辞。泰极否来之时,不可用兵以强违天命,只可固守,固守也会困穷,故断之以“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泰极否来,治久生乱,天命使然,故言“其命乱”。
评论留言